大學生薪酬 為何愈來愈低?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08/15 00:12

最後更新: 2016/08/15 00:18

分享:

分享:

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(教資會)統計數字顯示,扣除通脹因素後,整體大學畢業生的實質起薪點在回歸後19年間,僅增加約1,000元。惟大學生薪酬向下流,非香港獨有。

政付統計處早前公布「2016年半年經濟報告」,就青年收入問題作專題研究,薪酬全以2014年價格計算。結果顯示,大學生薪酬「升值」能力遠高於高中及專上教育的非學位畢業生,無論70後或80後大學畢業生,工作10年後,人工都能「翻倍」。

然而,要在30至34歲時月入突破3萬元水平,則80後的大學畢業生明顯較70後的大學畢業生輸蝕,前者平均月入只有2.96萬元,後者則有3.5萬元。而世代之別,亦不止出現在大學生身上,其他學歷的人工同樣是70後更勝80後。

為何薪酬愈來愈低?相信部分原因是源於過去20年大學生人數愈來愈多,近年本地經濟增長緩慢,新增職位愈來愈少,導致兩代畢業生之間出現明顯薪酬差異。報告認為,當前要務是推動香港經濟繼續朝高增值方向發展,並開拓新增長領域,以提供更多發展機遇予年輕一代。

台灣及南韓的大學生情況較本港更差,畢業後只能找到低薪工作,台灣以「22K世代」形容當地大學畢業生起薪點僅2.2萬元新台幣(約5,433港元),即使近年已攀升至27,655元新台幣(約6,830港元),但仍低於2000年。

在南韓,大企業只願開設合約制職位,根據當地就業資訊服務機構資料,27.3%大學畢業生成為低薪合約制員工,並陷入續約未明、晉升無望的困局,經濟壓力使年輕人拋棄戀愛、結婚、生子、人際關係和買樓,被形容為「N拋世代」。